法帖迷宮
來源:北京石刻藝術(shù)博物館 發(fā)布日期:2015-05-15 瀏覽數(shù):
法帖的內(nèi)容實際上是指那些可以效法的碑刻文字,文人雅士們將這些“法書”重新編輯,摹刻在形制統(tǒng)一的石板上,制作成一套套的法帖,即“帖石”。之后再拓印出來,裝訂成冊,稱之為紙本法帖,以供書法愛好者賞析或臨摹。本法帖迷宮展區(qū),展出館藏石刻法帖仿制品120方,為館藏《詒晉齋帖》和《敬和堂帖》。
《詒晉齋帖》是清乾隆皇帝的十一子——成親王永瑆主持鐫刻,其中有他收藏的歷代名人墨跡和他自書的一些詩文、臨帖。因藏有西晉陸機(jī)《平復(fù)帖》,而以“詒晉”作其齋名。
《敬和堂帖》為清道光二十五年(1845)進(jìn)士李鶴年,將家藏的明代書法家文征明、祝允明、董其昌、王鐸的墨跡和清代永瑆、鐵保、梁同書等人少量的詩文鐫刻成帖。